广告位
首页 新闻 2030年之前风电和光伏发电哪个更有前途

2030年之前风电和光伏发电哪个更有前途

在“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我国实现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发展方向一定是从资源依赖转向技术依赖,其中,储能技术是关键,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各种成本,选择合适路径。 国际能源署(IEA)于今年6月发…

在“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我国实现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发展方向一定是从资源依赖转向技术依赖,其中,储能技术是关键,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各种成本,选择合适路径。

国际能源署(IEA)于今年6月发布的《全球能源行业2050净零排放路线图》指出,到2050年,全球近90%的发电将来自可再生能源,风能和太阳能光伏发电合计占近70%,其余大部分来自核电。届时,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地热能和水能将占能源供应总量的2/3。

那么,2030年之前风电和光伏发电哪个更有前途呢?我们从一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风电与光伏发电比较分析

 

 

二、我国与美国风电光伏发展现状

从我国来看,从2013年出台光伏上网标杆电价后,国内光伏行业出现跨越式发展,2017年新增光伏装机高达53GW,光伏界出现爆发式增长。2018年的“531新政”对之前光伏界的膨胀发展进行一个宏观调控,对装机规模进行一定的管控,装机同比呈现下滑趋势。而风电方面来看,我国的风电装机也随着光伏装机的跌宕起伏而起起伏伏,加上市场环境的变化,弃风现象严重,国内的风电主战场一度从三北地区转移至东部地区,无疑是加大了风电开发的难度。从风电以及光伏的整体发展来看,我国这两大清洁能源发展亦步亦趋,没有很明显的政策倾向性,未来这两者的发展潜力都相当巨大。

美国从2011年开始,光伏装机的势头发展迅猛,特别是2017年得到政策的支持,加上美国拥有较好的光照资源,光伏发展势不可挡。而风电方面,随着国内的政策波动而发展着,因为支持风电发展的政策到期以及延期等因素的影响,2012-2013年风电发展波动较大,据调查显示,随着光伏技术不断进步以及成本的下降,支持风电发展的政策也随之退去,从这一方面来看,光伏发展势头好过风电。

三、事关重要的储能技术

数据显示,按照目前全球的用电量,只要4万平方公里的太阳能光伏面板,就足够供应全球用电了。4万平方公里听起来挺吓人的,其实只有两个半北京那么大,整个地球肯定不缺这点地方,之所以人类用电还不能全靠太阳能,主要就是储能技术跟不上。

显而易见,制约风力发电、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就是储能技术,储能技术不发达,相当于电力这个产品没有“库存”作为缓冲,任何一次供求关系的大幅波动,都会对电力系统造成冲击。尤其是随着全球的能源结构从传统能源转向新能源,这个短板会越来越突出。

四、什么是长时储能技术

迄今为止,长时储能的时长尚无明确定义,一种说法是在额定功率下连续放电10小时及以上,业界更认可的说法则是可实现跨天、跨月乃至跨季节充放电循环的储能系统。现阶段长时储能以锂电储能为主,但从目前技术来看,锂离子电池只能循环2000次左右,并不符合长时储能的特点。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离不开长时间将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的电力转移到电力需求峰值期间,应对用户的电力需求,长时储能系统的应用,主要是为了应对“能源供应转移”的一种形式。

五、光伏发电或胜一筹

随着光伏技术不断进步以及成本的下降,世界各国支持风电发展的政策渐渐退去,从这一方面来看,光伏发展势头好过风电。

2030年,随着储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储能成本的不断下降,光伏发电+长时储能就可以直接取代煤、天然气等传统能源,达到全天候新能源发电的目标。

来源:索比光伏网

光伏家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光伏家网”原创内容,除与光伏家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如需转载需注明来源(光伏家网)。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光伏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光伏家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本网站转载的其它媒体内容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删除处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光伏家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jiasolar.com/news/3923.html
广告位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光伏家

光伏家网是中国工商业与户用光伏发电专业媒体,致力于为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和更多家庭用户能轻松获得可靠、安全、高效的光伏绿色电力提供资讯和技术服务。助力中国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家庭户用光伏发展,为中国光伏加+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16495984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info@jiasolar.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